第二财长:145亿转至第三户头 30.5% EPF会员已提款116亿

阿米尔韩查
(吉隆坡12日讯)根据财政部,在55岁以下雇员公积金局会员当中,多达410万人或31.6%已选择在第三户头(Akaun Fleksibel)拥有初始金额,所转移的总数额达145亿令吉。
第二财长拿督斯里阿米尔韩查指出,另有66亿令吉储蓄,则已转移至第一户头(Akaun Persaraan)。
“截至11月27日,有400万名或30.5%会员已通过第三户头提取116亿令吉。
“截至今年11月,第三户头的存款余额总数为74亿令吉。”
他今天在国会上议院,回答拿督波比苏安上议员的提问时这么说。
波比苏安询问,截至目前已从第一户头转移存款至第三户头的公积金局会员总数,以及已从第三户头提款的人数和金额。
阿米尔韩查说,在考量到今年的灵活户头提款趋势,预计未来数年提款额约为每年50亿至70亿令吉。
他指出,若与公积金投资基金规模的增长相比,此数额属少,公积金投资基金的规模每年因投资创收及会员净缴款项的流入,而增加1000亿至1200亿令吉。
“这预期提款也远低于按照战略资产分配的现金余额分配,即公积金局总投资资产的2%至6%,相等于至少250亿令吉。
活跃会员已达标
公积金局在今年5月11日起重组户头,以便让会员更多自主权,同时增加他们的退休储蓄,确保未来退休生活有足够的财务保障。
公积金户头重组后,第一户头的缴款比例从70%提升至75%,这也被认为能够加速会员达到基本储蓄目标,即24万令吉。
截至今年10月31日,有270万名或36.2%活跃会员已达标,而此前仅有220万人。
另一方面,阿米尔韩查也解释,公积金局准备探讨是否有需要重新参考,把传统储蓄转换为回教储蓄的条款。
“我们探讨是否有机会(重新参考)该条款,但这需要更深入的关注……公积金局仍在考量中。”
他在回答拿督科沙瓦达斯上议员的附加提问,有关会员能否把回教储蓄转回传统储蓄,如此回应。
学习公积金投资策略/曾志涛

大马雇员公积金局屡次交出亮眼的投资成绩单,2024年更是派发6.3%的股息,创下7年来新高。之所以能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稳健增长,关键在于其成熟的投资策略。
相比之下,许多个人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苦苦挣扎,不是因为买错股票,就是因为缺乏长期投资的耐心,导致回报不如理想。
首先,公积金的资产配置多元化,涵盖股票、债券、货币市场工具、房地产与基建设施。这种组合确保了即使某一资产类别出现下跌,整体投资组合仍能维持稳定的回报。
例如在股市低迷时,债券和房地产投资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,减少资产缩水的风险。
相反,许多个人投资者常常过度集中投资,比如把所有资金投入某只热门股票,一旦市场风向转变,就可能面临重大亏损。因此,个人投资者应尝试将资金分散在股票、债券、房地产信托基金和定存等资产类别中,以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。
“追涨杀跌”长期亏损
公积金的另一个成功关键是长期投资,即通过复利效应让资产逐步增长。但可惜许多个人投资者却反其道而行,经常短线交易,试图在市场波动中赚取快钱。
此外,许多散户投资者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,在股市大涨时一窝蜂追高,在股市暴跌时又恐慌割肉,最终导致“高买低卖”,投资回报不佳。这种“追涨杀跌”的投资方式,不仅破坏了资产的增长,也会导致长期亏损。
因此,个人投资者应当学习公积金的长期持有策略,尤其是对优质股票、指数基金或债券基金,长期坚持地投资,并让时间为自己创造财富。
打个比方,若一个年轻人从25岁开始,每年投入1万令吉到公积金户头,并假设平均年回报率为6%,那么到55岁退休时,这笔资金将增长至近100万令吉。
第三,公积金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高回报,而是不断地在资本增长与稳定派息之间寻求平衡。公积金将约43.5%的资金投入股市,以获取资本增值,但同时也有46.2%的资金投向债券,以提供稳定的利息收入,并降低整体的投资风险。
“股债平衡”具防御力
这种“股债平衡”的策略,使得公积金在市场大涨时能获取丰厚回报,而在市场低迷时,也能通过债券的稳定收益减少亏损。
这一点非常值得散户投资者借鉴,尤其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,更不应将所有资金投入股市,而适当的配置一些债券或固定收益工具,可以确保在市场波动时仍保持一定的防御能力。
总的来说,公积金的稳健表现并非偶然,其成功是建立在分散投资、长期持有和稳健配置的投资原则之上。
虽然投资者无法预测市场的波动,但若能借鉴公积金的投资哲学,制定一套合理的投资策略,并有纪律地执行,长期下来,财富自然会稳步增长。